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發新聞稿.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發新聞稿. Show all posts

Wednesday, 15 September 2010

【新聞】香港政府推出氣候變化策略草案

香港政府2008年延聘了一群專家要擬定香港的氣候變遷對策,預計於2009年底推出,不過推延到2010年9月10日才公佈。目前,這份「香港應對氣候變化的策略及行動綱領(草案)」正交付公民諮詢,到2010年底截止。
世界自然基金會在10日也發表意見,認為這份策略「走捷徑,缺乏長遠承擔」,因為港府打算再增加引進中國的核電,另外減碳目標的範圍預留的空間太大了(以2005年為基準,實際減量19%-33%)。
這份策略除了上述改變發電結構外,重點還包括提高大樓能源效率、改善運輸能源效率,並且把「碳強度」當作未來施政的建議指標。
我看了網頁上的諮詢文件,發現幾個問題。由於香港主要碳排放式來自於發電部門,所以報告羅列了目前的發電結構與未來將採用的發電方式,後者包括風能、太陽能、增加進口核能,以及在2020年之前,建造並營運一座以廢棄物燃燒發電的電廠
可是在給民眾諮詢的選項問題,他們只問:「你是否同意在滿足本港電力需求方面,採取減少用沒而增加使用天然氣和非化石燃料的建議策略?從改善環境、供應、可靠性和成本的角度考慮,你認為在2020年香港達至建議的燃料組合是否合適?」這種統包性的問題,讓人民難以針對個別反對的發電項目表達意見,而使得諮詢意見的統計數字出現偏頗。
我覺得使用這種問卷技巧,真是可惡。

10/18補充:香港綠色和平的回應(9/20)。

Thursday, 13 May 2010

【行動】澳洲NGO反對礦業公司拿燃料補貼

澳洲保育基金會最近發布新聞稿,說礦業公司藉由燃料稅抵免額(fuel tax credit) 這項機制,可以把付出的燃料稅都在拿回口袋。而與此同時,老百姓加油每公升可是要負擔38分的澳幣。

拿老百姓納稅錢去補貼礦業公司汙染環境又排放廢氣,突顯出稅賦不公平之處。澳洲保育基金會執行長Don Henry便呼籲政府,應該遵循2009年Pittsburgh G20峰會的會議聲明,逐步廢除對化石燃料的補貼。

在澳洲,燃料稅抵免額適用地對象,以企業為主,請參閱這裡(中文)。

Sunday, 21 February 2010

【行動】加國油砂置入性行銷爭議

加拿大的山巒俱樂部(Sierra Club Canada)在2月11日向該國廣告自律組織「Advertising Standards Canada」提出陳情書,指出加國Canwest媒體集團旗下的報紙上所刊登的殼牌石油廣告,被做成新聞報導的樣貌,會令讀者混淆,不清楚這些報導式的文章其實是付費的廣告。

殼牌石油這一批廣告預計連續刊登六週,行銷油砂開採的綠色面向,例如說油沙沒有比較污染,還有推銷碳交易,頗有漂綠行徑。這些廣告是以文章為主,做的與新聞一樣,僅在文章結尾附註「Information Feature」(資訊消息)。這些廣告則出現在加拿大各大城市裡Canwest集團旗下的報紙上。另外,這些報紙的網站上也有廣告文章,也做的類似新聞。環保團體甚至還指出,有很多報紙直接把這些文章分在NEWS的網址下

加拿大山巒也點出,這樣廣告新聞化的行為違反了加國的幾項廣告法規。

Sunday, 19 July 2009

【行動】搬冰山到巴黎給G8領袖警惕

最近的G8高峰會在義大利古城拉奎拉(L'Aquila)舉行,時間是7月8~10日。法國的綠色和平特地搬了一座冰山到巴黎的艾菲爾鐵塔前,警惕G8領袖,特別是法國總統,應該在國際間對溫室氣體減量作出有約束力的目標。

法國綠色和平的新聞稿(法文)

結果這屆G8峰會有提出一個減碳目標:(富有國家)在 2050年前減少80%的溫室氣體排放;同時希望說服發展中國家在2050年前減少50%的溫室氣體排放。這樣的遠程目標太過模糊,也欠缺中程、近程目標,讓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也不禁在9日批評這些富有國家的努力不夠

Saturday, 18 July 2009

【行動】針對台電電廠整體減碳計畫之行動

環保署於7月10日召開「台電公司電廠整體溫室氣體排放減量計畫」專家延續會議,高雄在地環保團體「地球公民協會」為首的環保團體,當天發表「誰讓馬總統的鼻子變長了?台灣減碳支票註定跳票」新聞稿,又在環保署門口上演行動劇。

地球公民協會主要是針對政府與台電一直增加煤炭發電與核能電廠的發電量,枉顧二氧化碳排放增加。民間團體在新聞稿中提出五點訴求:

  1. 既有燃煤電廠之更新應以二氧化碳不增加為前提。
  2. 減碳政策應優先推動省電節能、提昇能源效率、增加再生能源的配比。
  3. 從源頭停止碳排放高速成長,停止擴張高耗能產業。停止新建燃煤電廠與核電機組,落實非核家園之朝野共識。
  4. 地方政府和居民有權要求電力公司於興建電廠時使用潔淨能源,以保障民眾健康、環境品質與綠色產業發展空間。
  5. 目前在環保署環評會專案小組下專家會議審查之「台電公司整體溫室氣體排放減量規劃」,層次太低,且欠缺民眾參與機制。本案涉及國家重大減碳政策,應依行政程序法舉辦多次聽證會,釐清各界爭議。
然後,環保署一如往常,也在第一時間又發了新聞稿回應。


Wednesday, 13 May 2009

【說帖】加拿大應負擔減碳責任

加拿大氣候行動網(多個NGO組成推動氣候變遷議題)在4月20-22日舉行2009年氣候正義之旅。這個活動配合此期間推出的兩份報告,是要遊說政府與民眾,了解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乃是世界都在做的事情,加拿大應該有責任,並且應該乖乖的減少自己的那一份。

新聞稿與報告下載在這邊

Tuesday, 3 March 2009

【行動】台灣環保團體質疑全國能源會議預設立場

我國經濟部將在4月15、16日舉辦98全國能源會議,自二月底起進行數場分區會議。

然而在南區分區會議上,地球公民協會質疑會議主題未安排討論減量目標如何達到,另外近一年來推動中或已推過的重大開發案如中龍鋼鐵、台塑大煉鋼廠與燃煤電廠建廠或擴廠案,都有悖於國際趨勢。地球公民協會主張,「新建電廠應經過一連串的嚴謹評估,視為補足電力缺口最後選項。」此外,該團體也對於分區會議中人數眾多的台電人員與擁核的意見感到不安,除了要求發言紀錄上應登錄發言者單位,他們也質疑「能源會議極有可能是國民黨政府推翻非核家園的一個白手套。」

地球公民協會的新聞稿:先吃撐再減肥?低碳靠核能?
地球公民協會發起的行動:終止燃煤電廠擴張計畫!救救我們的天空

此外,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看守台灣協會、台灣環保聯盟、主婦聯盟等NGO也共同發出新聞稿質疑分區會議的程序問題,包括他們認為經濟部放任所屬國營事業動員員工搶佔發言、塑造假民意,造成會議所要求的公民參與程序變得虛假不實;會議議程預設立場而關鍵議題毫無論述空間,無視於國際新興的綠色新政與綠色產業潮流;最後他們認為全國能源會議不應為高耗能、高污染產業作嫁。

環保NGO共同發出的新聞稿:環團抗議「全國能源會議」預設立場,公眾參與僅是假象

Wednesday, 18 February 2009

【行動】歐巴馬訪加拿大與油砂問題


美國新任總統歐巴馬將於2月19日起訪問加拿大,據報導只有六小時,要與加拿大總理共同發表記者會,所以有很多合作事務是幕僚已經事先開會過了。

重點是,美國與加拿大的環保團體擔心歐巴馬會在此行增加購買加拿大的油砂,簽訂相關採購協定之類或是宣示之類的。所以他們已經組織成一個行動聯盟Obama 2 Canada,專門為對此次出訪與加拿大油砂議題的暗黑關係進行動員遊說。

開採油砂的問題多多,除了破壞油砂所在的沼澤濕地環境影響生物外,開採提煉需耗費比石油更多的能源、本身也是屬於石化原料外,開墾與油管線經過加拿大原住民傳統領域也造成社會衝擊。開採油砂的費用較高,業者會以更粗糙的方式進行所有的程序,使得以上問題更加險峻。

Obama 2 Canada 行動聯盟
NRDC(美國)的相關論述電子郵件說帖Email-Bomb、專題整理
參予的NGO還有Sierra Club,與加拿大的原住民權益團體
加拿大油砂開採環保爭議(2008年7月WWF的報告)
Tar Sands Watch-這是上述原住民團體的監督油砂產業的網站

最後有一則吊詭的新聞說,中油與加拿大的拿大薩奇萬(Saskatchewan)省印第安自治區Indian Oilsands公司簽署備忘錄合作,這是真的,由於這是少見的外國投資者與加拿大的原住民族(統稱為First Nation)預備合作開採油砂,因此獲得了重視。但加拿大的原住民族基本上是反對油砂開採的,因此此案後續對加國原住民的影響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