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石油(OilWatch)的多個東南亞會員NGO團體在7月底時,趁著東南亞國協ASEAN能源部長會議在緬甸的大城市Mandalay舉行之前,呼籲東南亞國協國家與鄰近亞洲各國與紐澳,切勿無視緬甸的人權、政治與環境問題,繼續從緬甸進口或在緬甸探勘石化燃料,特別是原油與天然氣。
新聞稿在這邊。
OilWatch Southeast Asia Statement to Call for ASEAN Governments Support to Stop Oil and Gas Exploitation and Burmese Human Right Violation .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人權.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人權. Show all posts
Monday, 3 August 2009
Tuesday, 2 June 2009
【行動】Tck Tck Tck 氣候協議要公平

5月底推出的Tck Tck Tck 行動,是由全球人道主義論壇(Global Humanitarian Forum)這個組織發起,包括350.org、WWF、綠色和平、憂思科學家聯盟等環保團體,以及Christian Aid、AVAAZ.org、樂施會等人權團體作為夥伴團體,共同推動。
目前行動的主調是,隨著年底聯合國在哥本哈根的氣候大會的逼近,希望全球民眾都來一起敦促各國政府,能做出一個在國際上大膽的、公平(fair)與有約束力(binding)的協議。
這些夥伴團體都認為受到氣候變遷影響最鉅的是貧窮人口,全球人道主義論壇5月底還發表過一篇報告"氣候變遷造成每年30萬人死亡"的報告,所以這些團體當然會希望到時候大會做出一個有野心、有約束力的國際氣候協議,能夠減少對貧窮人口的衝擊。當然他們不會以此滿足,這些團體會更進一步要求國際對弱勢人口做更多事,比如氣候調適政策。
Tck Tck Tck主導者全球人道主義論壇的發起人是聯合國前任祕書長安南,藉由這個行動,相信他也會在往後幾個氣候變遷協議的場合上出現。不過目前Tck Tck Tck網站初期還沒有什麼進一步的行動與內容,應該會在這幾個月逐步建構起來。
P.S.網頁上請我們留下email以供他們連絡,國家的選項中,Taiwan後面跟了 Province of China,很不尊重我們。不過網站設計者把Taiwan與 Province of China當做兩個國家選項,可以分別選取,實在是愚笨。我寫信去抗議的話,他們就會發現然後修正了。
Thursday, 8 January 2009
【行動】WWF的氣候見證人
「Climate Witness」(氣候見證人)是WWF(自然保育基金會)在2004年就展開的行動,隨著大眾對於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的意識提高,他們的行動更受人注目,議題也更為發酵。
這個行動是透過WWF在全球各地分會,以及其專員去各地執行計畫時,透過採訪與徵稿,蒐集來近百個(2009年1月的數字)全球各地對氣候變遷的見證訪談。他們可能見證到降雨或降雪不同往常而影響自然環境與自己的生活,或者觀察到極端氣候造成的損害,或者是冰河的消融。WWF另外還邀請科學家,針對見證人提出的證據進行說明,科學家會點出哪些部份確實是氣候變遷影響,而哪些部份不全然是,最後科學家會提供相關的學術報告,告訴讀者原來在那個地方有相關的研究,可以對照氣候見證人的觀察。
這些氣候見證人的故事很值得一讀,因為每一個故事都是環境與人的關係,並能看到環境改變讓他們有什麼想法與行動。
此外,他們還有為部份見證者製作影片,可以至Youtube上去觀看。他們製作了氣候見證人見證地點的地圖。例外也在Flickr開了相簿集,發起群組,希望大家分享各地受到氣候變遷衝擊的照片。他們也針對幾個國家製作了一些出版品。這個行動更受到許多國家媒體的報導引用。
如果您也有受到氣候變遷衝擊的故事想要分享,歡迎您通知WWF(點這邊看說明),他們有表格讓您填寫,此外,您也可以分享照片,不過還是要說清楚照片背後的故事。WWF還很貼心的提醒,您的祖父母輩不會用網路,可是他們或許更能察覺到氣候變遷與環境變化,他們做了一個表格(doc檔下載)讓您詢問祖父母或社區的耆老,歡迎使用。
目前他們網站上還沒有台灣的故事喔。
這個行動是透過WWF在全球各地分會,以及其專員去各地執行計畫時,透過採訪與徵稿,蒐集來近百個(2009年1月的數字)全球各地對氣候變遷的見證訪談。他們可能見證到降雨或降雪不同往常而影響自然環境與自己的生活,或者觀察到極端氣候造成的損害,或者是冰河的消融。WWF另外還邀請科學家,針對見證人提出的證據進行說明,科學家會點出哪些部份確實是氣候變遷影響,而哪些部份不全然是,最後科學家會提供相關的學術報告,告訴讀者原來在那個地方有相關的研究,可以對照氣候見證人的觀察。
這些氣候見證人的故事很值得一讀,因為每一個故事都是環境與人的關係,並能看到環境改變讓他們有什麼想法與行動。
此外,他們還有為部份見證者製作影片,可以至Youtube上去觀看。他們製作了氣候見證人見證地點的地圖。例外也在Flickr開了相簿集,發起群組,希望大家分享各地受到氣候變遷衝擊的照片。他們也針對幾個國家製作了一些出版品。這個行動更受到許多國家媒體的報導引用。
如果您也有受到氣候變遷衝擊的故事想要分享,歡迎您通知WWF(點這邊看說明),他們有表格讓您填寫,此外,您也可以分享照片,不過還是要說清楚照片背後的故事。WWF還很貼心的提醒,您的祖父母輩不會用網路,可是他們或許更能察覺到氣候變遷與環境變化,他們做了一個表格(doc檔下載)讓您詢問祖父母或社區的耆老,歡迎使用。
目前他們網站上還沒有台灣的故事喔。
Sunday, 21 September 2008
【報告】樂施會氣候與人權報告
樂施會Oxfam在9月初發表一本「Climate Wrongs and Human Rights - Putting people at the heart of climate-change policy」報告,並呈交給聯合國相關機構,希望喚起國際重視。
這本報告主要是談,氣候變異,對於貧窮人口造成的困境。所以國家政策要依據什麼人權的原則,來施行他們因應氣候變遷的政策,以維護貧窮人口的生存權利。另外有錢人可以做什麼、國家可以做什麼、跨國企業可以做些什麼。
下載報告網址:
http://www.oxfam.org/en/policy/bp117-climate-wrongs-and-human-rights
Oxfam在去年也推出過類似的報告。他們也是因為扶貧與人權問題,而介入氣候變遷議題的運動,往往成為世界上環境政治中,南北不平衡爭議的引證來源。
------------------------------------------------------------
這本報告主要是談,氣候變異,對於貧窮人口造成的困境。所以國家政策要依據什麼人權的原則,來施行他們因應氣候變遷的政策,以維護貧窮人口的生存權利。另外有錢人可以做什麼、國家可以做什麼、跨國企業可以做些什麼。
下載報告網址:
http://www.oxfam.org/en/policy/bp117-climate-wrongs-and-human-rights
Oxfam在去年也推出過類似的報告。他們也是因為扶貧與人權問題,而介入氣候變遷議題的運動,往往成為世界上環境政治中,南北不平衡爭議的引證來源。
------------------------------------------------------------
Friday, 25 July 2008
【會議】台灣氣候變遷的性別思考工作坊
環境資訊電子報2008年7月25日台北訊 (全文參見)
氣候變遷與婦女之間的關連為何?昨(24)日下午,一場「氣候變遷的性別思考工作坊」,吸引了來自公部門及各地的非營利組織,共同關切此一議題。講師之一的勞委會副主委曹愛蘭指出,有別於其他發展中國家,台灣婦女有弱勢婦女的生命經驗,亦有參與公共事務的機會,若能補強女性的統計資料,將更有助於台灣婦女在國際舞台上的發聲與分享。
主持人之一、台大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副教授張玨表示,本次活動為台灣第一次辦理結合性別及環保議題的工作坊,希望藉此建立民間與政府之間跨領域的夥伴關係,共同為婦女面對氣候變遷問題商討策略。主辦單位「財團法人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邀請多位專家學者,進行環保與婦女及性別議題之對話,計畫為以「氣候變遷」議題參與「聯合國婦女地位委員會」而準備。
自然步道協會理事潘偉華,以逾20年推動環保及國際事務的經驗,呼籲「退步就是進步,而進步是需要累積的」,像是反璞歸真的生活,就是一種因應氣候變遷的方法。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副祕書長夏道緣,則從環保生活教育的經驗中,分享台灣女性的覺知與對公共事務的參與,是現代女性在因應氣候變遷中可扮演的角色及貢獻。
氣候變遷與婦女之間的關連為何?昨(24)日下午,一場「氣候變遷的性別思考工作坊」,吸引了來自公部門及各地的非營利組織,共同關切此一議題。講師之一的勞委會副主委曹愛蘭指出,有別於其他發展中國家,台灣婦女有弱勢婦女的生命經驗,亦有參與公共事務的機會,若能補強女性的統計資料,將更有助於台灣婦女在國際舞台上的發聲與分享。
主持人之一、台大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副教授張玨表示,本次活動為台灣第一次辦理結合性別及環保議題的工作坊,希望藉此建立民間與政府之間跨領域的夥伴關係,共同為婦女面對氣候變遷問題商討策略。主辦單位「財團法人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邀請多位專家學者,進行環保與婦女及性別議題之對話,計畫為以「氣候變遷」議題參與「聯合國婦女地位委員會」而準備。
自然步道協會理事潘偉華,以逾20年推動環保及國際事務的經驗,呼籲「退步就是進步,而進步是需要累積的」,像是反璞歸真的生活,就是一種因應氣候變遷的方法。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副祕書長夏道緣,則從環保生活教育的經驗中,分享台灣女性的覺知與對公共事務的參與,是現代女性在因應氣候變遷中可扮演的角色及貢獻。
Subscribe to:
Posts (Atom)